
安仁縣重點農業產業情況的調研報告
- 分類:新聞資訊
- 作者:佚名
- 來源:郴州政府網
- 發布時間:2019-12-16 01:51
- 訪問量:
【概要描述】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我們黨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頭等大事。安仁縣是傳統農業大縣,立足縣域實際,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是安仁鄉村振興戰略的必由之路。
安仁縣重點農業產業情況的調研報告
【概要描述】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我們黨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頭等大事。安仁縣是傳統農業大縣,立足縣域實際,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是安仁鄉村振興戰略的必由之路。
- 分類:新聞資訊
- 作者:佚名
- 來源:郴州政府網
- 發布時間:2019-12-16 01:51
- 訪問量:
把握新機遇,實現新跨越
-----安仁縣重點農業產業情況的調研報告
政協安仁縣委員會課題調研組
(2019年10月)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我們黨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頭等大事。安仁縣是傳統農業大縣,立足縣域實際,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是安仁鄉村振興戰略的必由之路。2019年5月至10月,安仁縣政協課題調研組組織縣農業農村局、縣發改局、縣市場監督局、縣農業農村發展服務中心和部分市、縣政協委員,就糧油產業、中藥材產業、水果產業等“三大”重點產業發展情況,深入永樂江鎮、靈官鎮、龍海鎮、洋際鄉及生平米業、鑫亮糧油、湘眾藥業、神樂莊園、四季果業等基地開展調查研究。通過實地走訪、群眾座談、問卷調查等形式,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現將有關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安仁縣重點農業產業發展情況
近年來,安仁縣按照“政府扶持、市場帶動、規模發展、質量第一”的發展思路,堅持把農業產業化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龍頭和引擎,狠抓標準化基地建設,突出農副產品加工,推行品牌戰略,加大企業文化營造和產品營銷,農業產業化發展上了一個新臺階。
(一)基地建設成效斐然。中藥材、優質稻、食用菌、水果、烤煙、牲豬、茶葉、油菜、油茶9大傳統產業種植面積擴大,栽培水平提高,基地建設成績斐然。特別是中藥材、優質稻,近兩年面積增長迅速。中藥材在靈官、承坪、洋際、永樂江、金紫仙等地連片開發種植23萬畝,其中枳殼12萬畝,面積在1000畝以上的中藥材基地有19個,建立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62家,湘眾藥業、奎源農業已初步形成集中藥材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完整產業鏈。優質稻從2015年的6萬畝擴大到2019年的16萬畝,4年時間增長166.7%。生平米業在安平鎮、牌樓鄉等8個鄉鎮,建立了8個基地,連片開發優質稻7萬畝,年產糧6萬噸。水果在東南陽光果業有限公司、郴州市四季果業有限責任公司、神樂生態莊園、湖南企之道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努力下,品種更新,面積增加。湖南企之道農業開發公司新增沃柑300余畝、沙糖柑200余畝,龍海鎮成為柑桔之鄉。茶葉由于豪峰茶業、龍江茶業合作社、高源華盛茶業加快低產茶園的改造,總面積雖無大的增長,但更新面積已達1500畝,占總面積的34.9%。其他產業如食用菌、烤煙等保持了原來規模。值得一提的是,近來年水產行業得到迅速發展,龍蝦等特種養殖有燎原之勢。
(二)提質上檔來勢較好。安仁縣把龍頭企業作為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關鍵,采取各種措施扶持龍頭企業成長壯大,龍頭企業實力明顯增強。截止2018年底,全縣市級以上龍頭企業共19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生平米業),省級龍頭企業4家(湘眾藥業、東南陽光、鑫亮糧油、萬華板業),實現銷售收入20億元。龍頭企業聯系帶動農戶5.2萬戶,安排農村就業人員5577人,人均增收8000元。19家龍頭企業都有專門的質檢機構和質量管理制度。生平米業的“湘皇牌”大米,豪峰茶業“豪峰牌”茶兩個品牌被認定為湖南省著名商標。省級龍頭企業湘眾藥業的“湘眾”“神農賦”兩個牌子的影響力在逐漸擴大,16個品種通過了綠色食品認證,28個品種通過無公害認證。鑫亮糧油、萬華板業、奎源農業都是成長良好的龍頭企業,鑫亮糧油創新服務模式,推出的“十代服務”打破了傳統的種田方式,解放了大量勞動力,成為安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亮點。
(三)發展環境明顯優化。安仁縣委、縣政府先后出臺了《加快中藥材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中藥材及農副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意見》,同時把中藥材、優質稻列為重點扶貧產業,把市級以上龍頭企業列為扶貧企業,從政策、資金上給予農業產業化大力支持,在“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的活動中,吸引了一大批在外成功人士回鄉創業,投資安仁傳統產業,發展新型農業。
二、安仁縣重點農業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規模還不大。全縣280多家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大部分是家庭式手工作坊式的生產,上規模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僅19家,多數龍頭企業競爭能力弱,抵御風險能力低,規模較小,初級產品多,精加工少,產品附加值低,產業鏈條短,帶動農戶發展的動力不足。同時,品牌和區域影響力不夠強,知名度不夠高。企業擴大規模發展還受到土地要素的制約,生平米業2017年1月開始征地,2019年9月才拿到省政府土地征收審批單,征地范圍內矛盾較多,報建手續費近100萬元,對一家農業企業來說負擔不輕;鑫亮糧油工業用地問題一直沒有理順,因規劃不符、權責不清,導致鑫亮糧油不敢土地摘牌。
(二)資金還不足。近年來,盡管各級財政不斷增加資金扶持力度,扶持農業產業化重點項目,但縣級財政基礎薄弱,對基地建設、龍頭企業、農田水利的支持力度還不夠,一些好的產業項目,因資金缺乏而無法啟動,部分農田灌溉設施不斷老化,抵御自然災害能力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市級龍頭企業奎源農業前期投入6000萬元,后期基礎設施、加工廠房建設投入預計還要5000萬元,因農業企業缺乏抵押物,銀行不愿放貸,企業面臨困境。四季果業參與扶貧,獲得扶貧貸款共計401萬元,為269戶貧困戶量身定做扶持方式,民營企業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企業負擔顯著加重,而企業的倉儲、冷鏈等基礎設施在項目建設、專項支持、產業扶持上的政策支持力度還不夠,企業運行艱難。
(三)效益還不佳。農業企業投資周期長,見效慢,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企業主不愿投入過多資金到農業產業。同時,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生產經營的傳統模式導致產業規模小而分散,很難形成種養大戶,客觀上制約了產業化發展,不利于基地規模發展,商品優勢不凸顯,難以形成規模效益?!皣弊痔柹矫讟I因受訂單農業的影響,效益波動較大,2008年至2018年生平1號都是市場價高于訂單價,例如2018年,生平1號訂單保底收購價145元/百斤,市場收購價150-158元/百斤,糧販子見有利可圖搶著收購,訂單農戶到處送,履約率只有61%;2019年生平1號訂單保底收購價145元/百斤,市場收購價120-130元/百斤, 履約率達到100%;每噸虧損300余元,預計收購2.7萬噸,加上退種子押金324萬元,2019年預計虧損1100萬元。其他省級龍頭企業鑫亮糧油剛起步,萬華板業因貿易摩擦、產品滯銷、企業停產、效益欠佳。
三、安仁縣重點農業產業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一)發揮基礎優勢,抓住鄉村振興新機遇求突破。安仁是傳統農業大縣,農業基礎優勢明顯,農業資源豐富,農田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完善,農業技術力量較強,為我縣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要審時度勢,抓住新的轉型發展機遇。當前農村工作重點是脫貧攻堅,下一輪必然是鄉村振興。按照中央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二十”字方針,產業興旺是首位,要抓住鄉村振興新一輪機遇,篩選我縣優勢農業產業擠進鄉村振興戰略規劃,贏得發展先機。要加強產業規劃,強化基地建設。主要是規劃引導好優勢產業基地建設,明確我縣農業產業中長期發展目標和任務,不斷完善農業產業發展基礎條件。抓好優質稻的生產,爭取年發展優質稻達75萬畝以上。抓好中藥材產業的發展,爭取每年新發展中藥材種植面積1萬畝以上。抓好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工作,開發優質水果新品種。圍繞我縣九大農業產業,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要求,加強基地建設,擴大主導產業的規模和比重,著力培育一批產業大鎮、產業大村、產業大戶,帶動農民穩定增收。
(二)突出重點產業,打造我縣農業產業化品牌求創新。圍繞特色,打造品牌,強化引領,要把我縣中藥材、優質稻、食用菌、水果、烤煙、牲豬、茶葉、油菜、油茶9大農業傳統產業分清主次輕重,建議按照優質稻、中藥材、水果、烤煙、牲豬、油菜、油茶、食用菌、茶葉的主次順序,各部門形成共識,統一按這個模式表述,不要各行其是、各講一套。全縣集中力量,整合資源,突出優質稻、中藥材、水果重點產業、重點發展,用3-5年時間打造出3-5個安仁獨具特色的農業產業品牌。要積極指導農業企業、農村經濟組織、農民申請注冊農產品商標和地理標志,鼓勵支持企業爭創馳名商標;要握緊拳頭,整合打造品牌,同類產品可按同一技術標準和工序生產、包裝,共享品牌價值;要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綠色食品生產基地、有機食品基地的認定和標識認證,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建設;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加強疫病防控,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和原產地標記制度,使我縣農產品成為經得起市場檢驗、讓群眾放心的產品。
(三)探索產業路子,推進我縣一二三產業融合求發展。農業龍頭企業上接千變萬化的市場,下聯千家萬戶的生產者,是產業化發展的關鍵,為此要下大力氣抓好龍頭企業的發展,積極探索我縣農業產業化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路子。要立足我縣現有農業產業,切實做大農產品加工業,圍繞優質稻、中藥材、水果、食用菌等精深加工,瞄準國內外大企業、大集團,引進一批重點項目,進一步擴大產業化規模。重點支持生平米業高檔優質稻開發、倉儲建設和借殼上市,鑫亮糧油10萬畝病蟲害統防統治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奎源農業枳殼深加工項目建設,神樂生態莊園和豐金農業園生態旅游綜合體建設,金紫仙康養特色小鎮建設,拉長我縣農業產業鏈,增加農業效益。
(四)增強服務意識,形成良好產業發展環境求跨越。農業產業發展具有投入大、風險高、回報周期長等獨特產業特色,政府各部門要切實增強服務意識,加大支持力度,重點扶持好現有的農業龍頭企業,在人才、資金等方面予以傾斜,促其不斷做大、做強,盡快培育一批規模大、鏈條長、附加值高、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涉農部門要認真研究產業政策,在鄉村振興和農業轉型發展新機遇中,制定新舉措。要設立農業重點產業引導資金,專項扶持農業重點產業發展,要加大我縣涉農項目資金整合和財政支持力度,捆綁使用扶貧、發改、財政、國土、交通等部門涉農項目資金集中投入到特色產業基地建設和龍頭企業發展。要加大產業宣傳力度,定期發布產業信息,引導重點產業發展。要搞好科技服務和技術指導,為產業化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要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調整產業結構,推動我縣農業重點產業持續健康穩定跨越式發展。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